一、啟蒙世代的效應歷史脈絡

(一)宗教改革

  1.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

    全面批判天主教會的腐敗

    在論綱中,他提出了關於贖罪卷的爭論,也挑戰了懺悔和補贖等聖禮的意義

    因信稱義 無須任何宗教權威和教會組織的引導

    間接造成了1546年以後百餘年間的宗教不寬容,和新舊教之間相互鬥爭

    加速了歐洲思想文化向世俗個人主義演進,並加速了歐洲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的文化轉型。

  2. John Calvin喀爾文(1509-1564)
    上帝預選論(Predestination),認為上帝以其令人敬畏的權威,事先就提前確定了哪些人在死後可以得救進入天堂,並主張建立政府從屬於教會的神權國家。

    嚴格的基督教道德,甚至連男女教友在教堂裡公開表露感情都受到清規戒律的禁止。因此這個教派也稱作清教(puritanism)。

    基督新教與資本主義精神 變相地鼓勵人民勤奮、節儉、節制和維持紀律,以爭取成功的商業成就,並累積財富,進行再投資。

(二)巴洛克時代及其科學與政治思想

巴洛克(the Barogue)時代,

這個時代的精神特點是宏偉、壯碩,以及越來越高的眼界

其表現首先在美術、文學和音樂,以及建築等藝術方面。

不安的時代中追求進步與秩序

美術家和作家們試圖從看似無序的生活中探索自己確信存在的秩序。

  • 文藝復興盛期的美術家著重於畫面的寧靜感、單一靜態的視角,和完整獨立的構圖;

  • 相反的,巴洛克美術家創造了一種動態的、似乎要突破束縛的奔放作品

巴洛克藝術在不同地區發展出不同的風格,

  • 一是華麗的巴洛克式,由羅馬天主教觀念和動機主導,是反宗教改革的天主教改革運動的產物,

    始於義大利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後來在西班牙和中歐發展開來。

  • 二是貴族化、宮廷化的巴洛克風,是對巴洛克理想的對比演繹,

    與法國人注重儉樸和諧的口味相關。

  • 三是Restrained Baroque (內斂的巴洛克風)反映出對反對天主教思想,又反對法國專制主義的尼德蘭的新興市民階級,

    和英國貴族階層的崇尚儉樸,認同新教價值觀的藝術風格。

二、何謂啟蒙運動?

發展是延續的 : 文藝復興

人性重新被認識 被肯定

追求理性 by 經驗 科學

文藝復興 強調美學 (需要感性)

啟蒙更是理性 (有點過度)

(一)啟蒙思想的理念典範

  1. 理性至上reason

  2. 經驗主義empircism

    邏輯

  3. 科學精神science

  4. 普世原則universalism

  5. 進步主義progress

  6. 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

  7. 信仰寬容toleration

  8. 普遍自由freedom

  9. 共通人性uniformity of human nature

  10. 世俗主義 secularism

(二)啟蒙運動的各種面向

  1. 啟蒙運動的哲學理念

    對於人、社會及自然的新的觀念架構。

    這種新觀念挑戰了基督教掌握的植根於傳統的世界觀。

    伴隨著許多文化創新諸如著述、印刷、油畫、音樂、雕刻、建築及園藝等其他藝術。

    農業上和與製造有關或戰爭有關的科技發明

    專業化行業的整個理念也逐漸興起,

    肇致18世紀的啟蒙運時期的有教養的男人或女人產生一種自信,認為只要能吸引他(她)興趣的東西,他(她)們都有能力好好地加以掌握。

  2. 啟蒙作為知識份子的運動

    啟蒙的思想家們所擁有的乃是一種universalis整合的普遍主義(universalism)知識觀
    ( 百科全書 上到天文,下知地理)
    啟蒙運動的結果卻反而促成了與他們所追求的整全式知識目標相反的後果,亦即創造了一個由擁有專門證照來的專家們來領導的專業學術領域

    這種專業知識的分殊化最早發生在自然科學領域,其原因乃科學領域中不斷產生專有名詞和專業用語,而其最形式化的表現則展現在數學語言上。

    在歷史上除了教會以外,唯一能利用知識和寫作來獲取謀生能力的人群。

  3. 啟蒙運動的歷史及地理定位

    “啟蒙運動”的思想著作包括著差異極大的一大批思想家的作品,這些思想家法文叫做“les philosophes”,但非今日意義下的哲學家,比較正確的翻譯是一個“有文學素養而同時懂得思考”的人。這些人自認為無國界者,乃啟蒙的知識世界的公民,看重人類整體的利益大過於國家或氏族。

    這種泛世界主義所具有的歐洲或歐洲中心精神這種泛世界主義所具有的歐洲或歐洲中心精神

    三個世代。

    • 第一個世代是以伏爾泰Voltaire(1694-1778)和盧梭(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1689-1755)為代表,出生在17世紀的最後十年左右)。他們的理念強烈受到英國政治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和科學家牛頓(Isaac Newton,1642-1727)的影響。

    • 第二的世代則包括了休謨(David Hume,1711-1776),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和狄德羅(Denis Diderot,1713-1783)。

      當時時尚的反教會主義和對科學主義的崇拜,構成了一種“摩登的世界觀”。

    • 第三個世代的代表人物有康德(Lummanuel Kant,1724-1804),斯密思(Adam Smith,1723-1790),圖哥(Anne Robert Turgot,1727-1781)和康多塞(Marquis de Codorcet, 1723-1816)。這一代人的貢獻是將啟蒙的世界觀進一步推廣成一系列更專殊化的學科原型:知識論、經濟學、社會學、政治經濟學、法制改革等。

尤其康德、其有名的啟蒙運動的標語“sapere aude”(敢於求知)特別標示出了啟蒙運動的世俗智識性格。

18世紀為啟蒙的時代所引起的困惑大於澄清的效果

不能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已啟蒙了”的時代,但毫無疑問的是我們的確活在一個“啟蒙時代”

今天的研究顯示,啟蒙時代對理性的追求只是一個大致上朝著批判研究和追求理性應用的知識份子運動方向,而非一個各方協調一致的知識份子的革新運動。(就是幾個人在自嗨拉

到了18世紀最後四分之一世紀時,啟蒙運動的理念已逐漸發展成為歐洲有教養的知識份子的一種教條

教條的反動,另一批知識份子轉而被激起一種轉而強調激情與感覺的前浪漫主義思潮

當時令人不滿的現實運作情況,啟蒙的思潮至少是在間接上鼓勵人們勇於挑戰國家機器腐敗帶來的無能與紊亂,並最終導致了無可避免的大革命(法國大革命)。

  1. 百科全書運動.(法蘭西學院1635,倫敦皇家學院1645、1660)

    百科全書運動 集體性的事業
    有知識階層追求知識的熱忱

    18世紀中葉,法文乃有教養的歐洲除了英國與西班牙所共同使用的語言。而在後兩個國家,凡是看重自己的教養的人,通常也要學好法文,百科全書(Encyclopédie)廣受歡迎事出有因。

    最早表現在法蘭西學院(Académie française,1635)和英國倫敦皇家學院(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1645)這兩個機構乃當代最早設立專門用來研究藝術與科學的社會機構。

    這兩個建立在經驗知識基礎上的研究院,形成了與建立在世俗權威、教會教條或神秘主義基礎上的知識間的極端對立,這兩個機構的成員徹底的與過去決裂

    科學對思想家們成為最高級的形式的知識

    對科學方法有信心乃是因為他們認為科學是一股啟蒙和進步的力量

    由這種科學方法可以創再出一種“新人”,一種可以懂得自然,並因此而懂得控制自然的新人。(是工具理性 沒有 溝通理性 批判理性 )

    將科學投入實踐活動中 產生相互有利的作用的信念。(當然是 強權觀點)

    社會上的知識份子充滿文藝修養的社會的產物

    人經由使用其心志而實現他的潛能人經由使用其心志而實現他的潛能

    基本宗旨

    • 在一開始為這個出版工作制定目標(要將所有條項的文章一個一個協調一致的觀點整合在一起)時,就做成了將“人”置於此一目標的核心。
    • 百科全書在取向上是真正的包羅萬象(universalistic)。狄德羅和他的同事們設想萬一世界末日到了,所有的人類知識都可以藉由百科全書來獲得重建的機會

    他們購買的原因更多的是百科全書的批判和追求知識的動力。

    當時「Encyclopédism」這個字非常廣泛地被使用 = “拒絕不批判的接受任何事物”

(三)啟蒙運動與現代性的追尋

非常明確的態度

從一個傳統的社會秩序以及一組傳統的對於世界的信念轉型到社會組織的新形式以及一種非常摩登(現代)(原意 改變)的思考世界的方式。

思考方式的現代性展現在被思想家們用來摧毀和取代建立在宗教權威上的既有知識

這種取而代之的新型知識是建立在經驗、實驗以及最重要的-科學之上。

Galileo Galilei (1564-1642) Johnnnes Kepler(1571-1630)以望遠鏡,觀察所獲致科學成果,以及越來越多的經由旅行者的傳聞與記載對於遠地和珍奇的社會的報導,共同組成了一個用以挑戰傳統建立在基督教基礎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